噶千仁波切
溫 哥華
2005 年
止 觀禪修開示紀錄 

錄音 (1/6)

今天聚集此地的 各位法友舊知,這些年來大家都曾經從不同的上師那 裡,接受過關於大手印、大圓
滿
和其他修行方法 的開示。

個別聞法者對於 這些大手 印和大圓滿修法的開示,都能夠清楚 明白,這是甚麼 原因呢?都是因為這些
人,於過去世都 曾經修持慈悲心、菩提心,而這種習氣能夠一直潛藏於他們心中,使得他們的貪、瞋等煩惱和念頭, 都比較常 人為少,如果我 們心中的這些煩惱和念頭越來越少,我們就有可能直接明白和了悟心的本 性。

亦有一些人,無 論如何努力修持,接受眾多教法,都無法得到 認知自心本性的 經驗,這是甚麼原因呢?都 是因為這些 人,於過去世缺少慈悲心的修持,結果是他們有 極強的分別心、 貪執和瞋恚等煩惱,他們的心就像是受到污染的水一樣,不清潔和充滿雜質,雖然心的本質都是一樣,但佛陀的心是 有如清水一樣潔淨無瑕,而眾生 因為沒有慈悲心 的修持,心中不斷生起貪執和瞋恚等煩惱毒,他們的心 就像是受到污染的水般不清淨,所以對初學者來說,他們的心很多都是處於這種受污染的狀態。

雖 然如此,心的本質並沒有任何 分別,這個心的本質藏文名為「 kun zhi」, 而梵文稱為「阿賴耶識」,這是心的根本,佛陀和眾生心的根本,都是沒有任何分別,雖然當下佛陀所體驗的是涅槃境界,而眾 生所體驗的是輪迴境界, 這 就像不同品質的水一樣,品質雖然有別,但是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同樣地佛陀和眾生的心亦是如此,這一點一定要明白。  


我們會問到,如 果佛陀和 眾生心的根本,都是沒有任何分別, 為何他們的體驗 有如此的分別?這是因為眾 生沒 有體認到自心本性,所以他們受到煩惱和念頭的障礙, 雖然他們的心, 本質上同佛陀的心沒有任何分別,同樣都是水,但是眾生的心,有如結了冰的水,而相對地佛陀的心就如自由流動的 水一樣,飲用、泡茶、煮湯等, 可以用來作任何 用途。我們需要了解,為何佛陀能夠達致這樣的自由境 界,這都是因為修持止觀禪定的結果,通過修持止觀禪定,使祂們都能夠降伏煩惱和念頭。

佛陀已經找到將 結了冰的 冰塊,溶解回可以自由流動的水,使 我們從痛苦中解 脫的方法,祗有佛陀知道從痛苦中完全解脫的無上法 門,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宗教的靈修 方法,能夠使修 持者,得到分別智慧和住於三善道的喜樂之中,但是他 們沒有主觀的目標去成就究竟的証悟,祗有無上勝者的佛陀,為眾生開示解說,眾生如何能夠 達致成就圓滿佛 果的法門,為眾生指出了超越分別智慧,成就圓滿佛果 的道路。

佛教徒不僅為今 生的利益 而修行,亦為來生以及中有() 段而修,而修行 最重要是先作皈依,我們皈依的目的,是要從苦痛中得 到保護,所以我們皈依佛,佛陀 為我們指出從苦 受中得到保護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我們要摒棄我執, 利益他人,這些教法就是無上的佛法,當我們聽聞佛法,了解其中的道理,而付之實踐,我們 會避免傷害眾 生,這樣我們便成為一個具有善心,僧眾的其中一份子。 我們要如是理解佛法僧三寶的意義。

要佛法在我們心 中生起, 這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通過修持止觀 禪定,我們可以 達到這個目的,通過修持「止」的禪定,我們可以止息 煩惱,而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 可以得見潛藏於 自心的佛性,能夠得到這樣的直接體驗,就會了悟原來 我們的心和
佛陀的心的本性 是沒有任何分別,然後我們就能夠明白到,如 果我們付出努 力,所有眾生都能夠成就佛果。

有些人明白一切 苦受的根 本,都是來自於念頭,在這樣的基礎 上,他們修持 「止」的禪定,但是修持中如果缺失菩提心的生起,他們 雖然沒有跟隨心中生起的念頭 轉,因而能夠達 致無念和証得無我的境界,但是這些都祗能為他們帶來 短暫的快樂,和成為投生上三善道和無色界的因,而不能成就圓滿佛的果位,祗能住於輪迴較 上的善道。

我們應該明白到 利樂自己 的過失,這個宇宙內的一切,包括所 有的眾生,都是 源於我執習染而創造出來,我們可以檢測自己的身體, 這個身體由何而生,佛陀教導我 們,我們的身體 都是由於我們執著有「我」這樣的習氣而生,所以我們 一定要明白「無我」的實性,如果我們認真檢測自己的身體,我們就會發覺「這是我的身 體」,這樣的念 頭是錯誤的,如果我們觀照自心本性,我們會體驗到, 心就如虛空一樣廣大,無色、無相、無所住,輪迴和涅槃的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對於這樣的 道理,如果我們 能夠了悟和有親身的體驗,我們就會明白「我執」的過 患。就算是請求佛法的開示,我們都會習慣性地感覺有一個「我」在請求開示,這種習慣都是 在深化我們的 「我執」習氣,明白我們都有這樣的「我執」習氣,這點 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人會認為苦 受根本的 因,是我們這個身體,有這種看法的 人,會選擇自殺 以求解脫,但是捨棄這個身體,並不能使他們從苦受中 得到解脫,如果真的想認清苦受 的本質,我們需 要檢視自己「我執」的習氣和它所引致的業力牽引,唯 有通過這樣的觀修,我們才可以從苦受中得到解脫,對於那些認為自己的身體是苦受的根源的 這些人而言,如 果他們自殺,將靈識遷離自己的身體,當他們的靈識在 中陰階段徘徊時,他們將會面對更大的苦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

有些人會認為死 亡時,將 會是一切歸於虛無,而心的空性祗是 另外的一個生命 體,事實不是這樣的,當我們睡眠時作夢,在夢中我們 作種種事,而我們會認為這些事 都是真實曾經發 生過的,相同地在中陰階段,我們所經驗的亦是一樣, 我們不能說在死亡時,心亦會同樣地不再存在,一切會歸於空無,但事實上當靈識遷離身體 時,靈識將會受 到業力的風所驅使,而在中陰階段,我們心中最強烈的 煩惱毒,將會支配我們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使我們體驗到冷、熱、飢、渴等苦受。

當我們接受灌頂 時,會提 及自主、自在,和相對的受外力的支 配,我們應該明 白,使我們得到自在的是世俗諦的菩提心,如果我們心 中具有菩提心,我們就可以得到 自在,而不受外 力支配,短期我們會得到上三善道的快樂,而最終我們 會証得究竟
的解脫,如果具 有慈悲心、菩提心,我們就會明白煩惱毒的過 患,因而能夠將 它們轉化成正面的慈悲心等等。當煩惱生起時,通過我 們時刻在警覺狀態的覺心的力 量,我們就能覺 察到這些引致下三惡道苦受的煩惱毒,貪、瞋、痴等的 生起,這樣通過世俗諦的菩提心,我們就會明白如何才能得到上三善道的快樂,當我們具有菩 提心,自然地我 們就不會受到這些貪、瞋、痴煩惱毒的影響,而得到自 在。

在中陰階段,我 們的靈識 會生起種種的煩惱毒,這時如果自心 不能從這些煩惱 毒中得到脫離,我們就會不能自主地,投生下三惡道,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夠培育我 們的菩提心,這 將成為我們投生上三善道的基礎。如果我們能夠修持勝 義諦的菩提心,通
過「觀」的修 持,我們就會証得無我,証得心有如虛空般廣 大,証得輪迴和 涅槃的一切都是如夢幻一樣,在這樣修持的基礎上,我 們會體驗到佛陀的心與法身合一不 可分別。我們不 能說心是不存在的,因為佛淨土的一切顯現,都是由空 性中如彩虹般自然
的顯現。當証得 究竟心的本性,我們就不需要再投生六道輪 迴。我們亦應該 明白「我執」是引發貪執和瞋恚這些煩惱毒的根本,因 為在這個「我執」的基礎上,我們 會不斷造業,繼 而依照自身最重的煩惱毒,投生六道輪迴中的其中一 道,這樣我們應該明
白「我執」就是 導致我們在六道中不斷輪迴的根本,我們就應 該尋找降伏「我 執」習氣的辦法。

對於實修方面, 我們要明 白這個身體,是唯心所造,是由於執 著有一個「我」 這種習氣,而生成這個身體,當生命結束時,由於這 「我執」的習氣,結果是不斷重複 投生。我們應該 明白,一切眾生身體的形成,都是由於這「我執」的習 氣,這道理不單適用於色界,同樣地亦適用於無色界。如果我們能夠明白身體的本質是無常 的,它是由心所 造,而心的本質是空性,如廣大無垠的虛空一樣,這樣 我們對這個「我」的執著自然減少,而慢慢地貪執和瞋恚這些煩惱毒,亦會減弱,但是首先我 們要明白這個心 的本質是空性,它就是創造一切色相的根本。

我們應該明白, 我們不單 要檢察身體,亦需要檢察外在的宇宙 世界,一方面它 的本質是空性,但這個宇宙是由眾生的共業所成,我們 可以視身體如外在的宇宙世界, 而將心中生起的 煩惱,視為宇宙內的眾生,這樣我們的身體,就像是整 個宇宙的縮影一樣,而宇宙內的眾生,就是心中的煩惱,但是兩者的本質都是空性。

一切因緣和合的 現象世界 的本質都是無常的,同樣地我們的身 體、外在的宇 宙、內在的眾生等,都會經歷成、住、壞、滅,我們要明 白外在的現象世界,都是由這個 如虛空般內在的 心所造,這些現象世界,因為沒有實性,最終亦會壞 滅,所以我們明白一切現象,都是由心所生,而心的本質是空性。這裡我們作短暫的休息。

關於皈依、發菩 提心和認 知空性等的修持,這些教授都包含於 「佛子行三十七 頌」裏,同樣地「止觀」禪定的要點,亦包含在內,所 以午餐後,我們一起誦讀這個法 本。

(2/6)

所以我們一定要 接受一切 現象唯心所造,這種教法的開示,當 我們相信這個教 法,對這個教法生起信心,就能夠在更微細層次上,進 一步觀察它的運作,最終明白一 切唯心所造的道 理。而這個創造者 --心,它的本性是 空性,亦是無常,對初 學者而言,我們會執著現象界為真實恆久不變的存在,但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一定能夠了悟一切現象的本性是空性,都是 唯心所造的真 理。


當我們執著現象 界為真實 恆久不變的存在時,這就是「惑」或 迷亂,這是說我 們執著不存在為真實存在,這時我們的心,就是在惑亂 的狀態,而這亦會成為我們流轉 輪迴的因。

當我們明白這些 道理,我 們會了悟一切外在的現象,本質都是 空性,就算祗是 在概念上的一些了解,這都足夠使我們了悟到,我們一 些慣常的想法,認為現象界為真 實存在,如此的 想法正是我們的惑亂,這樣我們的執著就會不斷減少, 最終能夠從執著中得到解脫。了悟一切外在的宇宙世界與內在的有情眾生,本質都是空性,這 樣執著物質為真 實恆久不變存在的想法,會不斷減少,在這個基礎上, 我們的貪執和瞋恚亦會減少,這即是說,當我們了悟一切現象,本質都不是真實恆久不變存在 時,我們對美好 東西的貪執、心中的瞋恚等,亦都會減少,如此我們就 能夠了悟貪執和瞋恚,都是我們心的惑亂。


我們應當反覆思 維一切現 象本質都是空性這個道理,使它成為 我們的習慣想 法,每一次當我們察覺到,心中有執著生起時,我們應該 憶念到,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 性,都不是恆久 不變存在這個道理,同樣地我們亦應該反覆思維,自身 和外在世界的一切,本質都是空性這個道理,如是每一次當執著的想法生起時,我們都能夠憶 念空性的道理, 使問題得到解決。當我們想:「啊! 這世界真是美好 啊!我真的要到外面 走一 走,看一看」,這時我們就 應當察覺到心中貪執的生起,這樣貪執的念頭就得到解脫,而我們亦可以繼續外出行走。同樣地當我們觀察內在的有 情眾 生,我們會慣常 地想到「我」和「他人」,各有分別,但是我們應該憶 念,一切眾生心的本性,對於苦、樂、煩惱的感受,都是一樣,我們應當如是反覆思維,這樣 「我」及「他 人」的分別,亦會開始變得模糊,最後我們會了悟「我」 及「他人」根本沒有分別。如此觀修外在世界的空性和內在眾生的一如、無分別性,我們的我 執就會慢慢減 弱。


執著於「我」或 「他人」,我們就會生起種種二元對立(二取) --苦和樂等 --的想法,我們要 明白,如果跟隨生起的煩惱轉,繼而作種種業,果報一 定會來臨,例如如果我們生某人的氣,我們會與他或她爭辯打鬥,就會作業,結果是積累 變成習氣,毫無 疑問將來一定會有果報。如此一來從無始以來在輪迴 中,我們不斷積聚貪執和瞋恚等煩惱業障,如果我們問:「苦受從那裡來?」答案是苦受由 煩惱 垢障而來,當我 們生他人的氣,我們就應該記憶起這個道理,因為不是他人引發我的忿怒,而是因為自心生起的煩惱垢障所引發的, 當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不應將 注意力放在「他 人」身上,認為「他人」是引發自我忿怒的對象,相反 地我們應該專注於自心的煩惱垢障。我們應該憶念,「自我」和「他人」心的本性、佛性,都 是一樣這個道 理,如是觀修,我們就能夠減少瞋恚的頭。


一切輪迴的苦受 都是由以 下這種過程產生,首先我們心中生起 念頭,然後隨著 念頭而轉,生起執著,認為這一切都是真實,而於這樣 的執著基礎上,我們就會作種種 業,使心的本性 受到遮蓋而不能認知。基本上障礙有三種,第一種是 「所知障」,就是不能認知心的本性、無我的道理,當所知障生起,第二種障礙亦會接著生起, 它就是「煩惱 障」,當我們對這些生起的煩惱情緒產生執著,認為這一 切都是真實,而於這樣的執著基礎上,我們作種種業,這樣就成為生起第三種障礙「習氣障」 所需要的環境 素,作業的結果,使我們養成作某種業的傾向,成為習 氣。

那麼這個廣大的 輪迴三有 是如何創造呢?它是唯(唯一)心所 造,如果我們認 真的去觀察這個心,就會發現通過對現象的執著為實 有,這個心就創造了整個宇宙,所 以「心」就是一 切輪迴產生的唯一因素,如果我們作禪修,從對現象界 的執著中得到解脫,
不去跟隨心中生 起的念頭轉,這樣無論有多少念頭生起,我們 都不會生起執 著,亦不受任何影響,亦不會繼而作業,我們應作如是的 修持。如果作「止」的禪修,我 們能夠將微細的 念頭,一個接著一個解脫,作如是的修持,我們就不會 對外在的現象世界和內在的眾生,認為這些一切為實有的執著,亦不會生起,而作不間斷的修 持,縱然是最粗 糙的念頭從心中生起,我們都能夠最終將其解脫,如果 我們不是作無間斷的修持,我們可能作一些「止」的禪修,解脫一些生起的念頭,但是當修持 結束下座後,更 多的念頭會不斷生起,這時我們就會不斷地感到迷惑, 所以修持應該持之以恆。


關於「止」的禪 修,我們 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就是純淨的 清水與充滿雜質 的水,當坐下作禪修,我們應想到,當下我們的心就像 是不純淨的水,需要將它清淨, 使水和雜質分 離,才能使用,簡單的方法就是使載著水的瓶子安住不 動,這樣瓶子裏水中的雜質,就會慢慢沈澱於瓶底,同樣地作「止」的禪修,我們需要將心安住 於任運自然的狀 態,這樣妄念就能得到降伏。


如果想將心安住 於任運自 然的狀態,我們首先要對一個概念生 起信心,這個概 念就是一切心的本性(佛性)都是一樣,佛陀的心亦是 如此,當對佛性生起信心,我們 就能修持殊勝佛 陀的教法,使妄念得到解脫,如果想認知心的本性,就 要捨棄對妄
念的執著,我們 應該明白到,正是對妄念的執著,創造了這個 輪迴大海的一 切,如果想從這個輪迴大海中得到解脫,我們就一定要捨 棄煩惱,安住於心的本性,當我 們不跟隨這些心 中生起無數的念頭而轉,這時就可以觀照心的本性,心 的本性有如
廣闊無際的大海 般,而心中生起的念頭就如海面上的波浪,海 和波浪的本質都 是一樣,正如海和波浪的本質是一樣,心和念頭的本質 亦是一樣,但是要體驗這個道 理,我們就要捨 棄對生起妄念的執著,如果沒有執著,這樣念頭會生 起,但亦會自然地消逝,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

當作「止」的禪 修去達致 了悟心的本性,我們需要安住於心的 覺性中,這就是 完美的禪修,但對於缺乏「止」禪修體驗的初修者而 言,開始時可以先以細小的外物作 為專注的對象, 例如一顆不太光亮的白色小石子,將它置於我們面前, 保持正確的坐姿,脊椎正直,但身體放鬆,眼睛從鼻尖的方向,向下凝視小石子,心專注其 上,但同時保持 覺察性,目的是要保持心的無散亂和專注,我們重覆地 作大約二十分鐘或半小時的禪修,這樣就可以重覆地專注於對象物體,但是同時要保持覺察的 心。

 這樣當每次作 「止」的禪修,專注於外在的物體 時,我們就能夠 達致心的安住及穩定的狀態,這時應該繼續作心性的觀 照,如是修持,往後就 不需要再專注觀 看那物體,祗要心中觀想,仍能達致一心不亂的狀態, 所以作這樣的禪修,首先應該達致嫻熟穩定,當達致穩定時,就能夠專注於心中所觀想的物 體,而面前有沒 有放置對象物,已經不再重要,如此每一節修持時間的 長短,祗視乎行者的努力和精進。

所以應該先以外 在的物體 作為禪修的對象,這樣修持的方法, 有些人會很快便 能夠達致心的安穩狀態,但是無論是立刻或需要一些時 間,才能達致心的安穩狀態,我 們都應該保持住 這樣的狀態一段短時間,然後稍事休息,結束這一節禪 修,但仍然保持住這樣心的狀態,慢慢下座,然後辦理其他事情,這時仍然保持住心的覺察 性,我們可以觀 望廣大無垠的虛空,將覺心融入虛空,深呼吸使自己的 身體和精神得到振作,然後再上座,作另一節的禪修。這樣的修持方法,使我們可以達致修行 的自在,當主觀 地想進入這種心的安穩狀態,我們就可以做得到。當得 到這樣的體驗時,我們就可以繼而修持無對象物「止」的禪修。

有很多其他的靈 修教派, 它們都有「止」的禪定修持方法,但 當中會有很多錯 謬之處,殊勝的佛法教導我們,在修法開始時,應該先 作皈依及生起菩提心,才進入禪 定修持的正行, 而修持一節結束時,要作功德迴向,當作「止」的禪定 正行修持時,我們一定要了悟一些道理,就是一切眾生苦受的根源,都是由於有主體和客體分 別的這種二元對 立的(二取)執著念頭所造成,自己心的本性和一切眾 生心的本性,心的本體都是一樣沒有任何差別,這表示我們自己和一切眾生,有著某種的連 繫,當我們作 「止」的禪定修持時,心中生起一些念頭,如果我們能夠 不跟隨這些念頭而轉,自然地我們已經利益了眾生,因為所有眾生心的本體是一樣,如果我修 持達致定境,這 樣就可以為眾生帶來利益,以這樣利益眾生的發心來作 修持,我們就能真正生起菩提心。所以修法前一定要生起這樣的心態,先作皈依,心繫眾生, 然後再作「止」 禪定的正行。

我們應該將修持 的時間保持短暫,這對初修者尤其重要,而當 禪修時,應該培 養心的覺察性,出定下座,辦理其他事情時,仍然要保 持住心的覺察性。「我一定要作 禪修」、「我一 定要作良好的修持」---禪 修時一直保持 住的,這種精進修行的心態,也
應該帶到其他事 情上,任何時間都應該不離專注的心,禪修 後,前往其他地 方、用膳或辦理任何事情時,都應該保持心的專注和覺 察性,走路時,視線要向下,保持 在自己前方數步 的距離,而不要舉目四望,因為這樣做就會引起心的散 亂,所以有
一種說法,就是 直至修持心的覺察性,達致穩定嫻熟之前,我 們的視線都要保 持專注於前方及向下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作何 事,都應該培養和保持心的覺察 性,修行時更應 該小心謹慎,以免心的散亂影響到禪修。

一切的行持,都 應該保持 心的覺察性,當我們站起來,由一方 前往另一方,應 該保持心的覺察性,走路時,我們應該觀照自心,問一 問自己 :「這樣走法怎麼 樣了? 走路時我是否保 持著心的覺察性?我應該留 意路上的昆蟲,小心不要傷害到牠們?」同樣地當進食 時,亦都應該保持心的覺察性,如果覺得食物非常美味,就應該覺 知到貪執已經從 心中生起,如果感覺到食物味道惡劣,亦應該覺知到瞋恚已經從心中生起,這樣心的活動、煩惱生起的同時,我們就 能夠立刻覺知到,所以我們應該 將所有日常生 活,與覺心的修持相融合,無論行、住、坐、臥,甚至於 睡覺,都應該保持著覺心的修持。

這樣的修持方 法,使我們 能夠對心中生起的一切,產生敏銳的 覺察性,得到真 正的體驗,時刻不斷地,都能夠覺察心中生起的念頭。 保持覺心有兩點非常重要,我們 一定要明白,當 修持覺心時,我們降伏自心,意思是說,貪、瞋、痴、 妒、慢等煩惱毒,通過不斷培養覺心這樣的修持方法,受到降伏,而且修行的結果,亦會反映 到我們外在的行 為上,教法上亦有說到,當我們具有覺心,自心就被降 服,而他人的心亦受到保護,意思是說,當具有覺心,我們能夠降伏心中的煩惱,同時亦反映 到外在的行為 上,保護其他人的心,使其不會生起惡念,西方社會中, 這樣的道理會很容易明白,因為他們有很好的文化和習慣,例如用餐完畢,會揩淨咀巴,這些 都是具足覺心的 表現,當具有覺察的心,就會反映到外在的行為上,進 而不會令他人生起煩惱的念頭,輕輕蓋好杯子的蓋,而不是大力蓋上,以免令他人心緒受到干 擾,這些都是具 有覺心的反映,從而亦會影響到其他人,所以在覺察心 的修持當中,就包含了菩薩戒律和禪定的修持,關於覺心的這兩個要點,我們一定要明白。

(3/6)

「止」的禪修, 以修行進 度來劃分,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仁波切依據一個 法本作以下的指示,當初修「止」定(或稱靜慮),對我們來說, 因為妄念紛飛,所以 會有一定的困 難,這正是第一個階段,稱為「有念」,修持最初階段,妄念就會不斷從心中生起,「止」定第二階段是「尋伺」,這 是覺察到念頭的生起,而作進一 步的檢視,第三 階段是「喜」,第四階段是「樂」。


關於第一個階段 「有 念」,大手印的教法中,亦有提及禪修最 初階段,心有如 瀑布一樣,要將心安定下來,是不大可能,因為念頭一 個接著一個生起,使心不能專 注,覺性不斷失 去,都是因為心中生起的,這些粗重念頭影響的原故, 但當我們思維外在現象世界和內在的所有眾生,都不是恆久不變的存在,都是虛幻和不真實, 如此可以使這些 最粗重的念頭,得以減少,同樣地,如果培養菩提心, 思維一切現象的空性本質,亦可最終幫助我們消減貪執、瞋恚等粗重的煩惱,縱然初修時妄念 有如高山般的巨 浪洶湧,但是通過不斷的思維現象的空性本質及生起菩 提心,使得妄念波浪消減,最終祗會剩下如水面上的小水泡,所以這些都是修行時,慢慢會出 現的不同階段。 關於第二個階段「尋伺」,如果我們曾經接受過一些禪 修的開示,明白禪修中生起念頭和煩惱的過患,這些教法進入我們的記憶裏,然後當作禪修 時,如有念頭生 起,我們就能立刻察覺到念頭生起的過患,好像念頭是 比以前增加了,但是這是修行必經階段,最後如是的修持,使我們培養到覺察念頭生起的能 力,如此繼續修 持,我們就不會再受生起念頭的繫縛,粗重的煩惱念 頭,便會減少和減弱,變得比較容易應付,這樣當禪修一段長時間,能夠得到一些直接的體驗 後,我們就不需 要再去專注於,念頭和煩惱的生起是禪修過患這一點 上,因為我們的禪修,都不再受這些一切的影響了。這些經驗都是會階段性地出現的,這時我們 有一些時間可能 會達致專注的禪定,其他時間就不能了,但無論是如何 的境地,通過次第性的禪修進度,開始時我們能夠降服粗重的煩惱念頭,直至它們對我們的禪 定修行的影響力 越來越小,最終我們會達致「無念」、「無尋伺」的境 界。


當我們作「止」 的禪修, 觀照心的本性,最初階段會發現妄 念、障礙、困 難、痛苦等好像增多了,心的狀態亦好像變得越來越壞, 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現在察覺到一 些以前未能察覺 到的事情,當禪修觀照心的本性時,我們能夠察覺到那 些以前未能察覺到的事情, 過去我們妄念紛飛,念頭一個接著一個,不斷 生起,而我們未 能察覺到這種狀況,但現在當如是作禪修時,我們能夠 察覺到如此眾多的念頭從心中生 起,綜觀這些念 頭,它們都是屬於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思念,關於第一 種念頭,它們都是我們對過去曾經做過或曾經發生過的一些事情的回想,我們會回憶起曾到某 某餐廳用膳、與 某人談話等等,我們特別會記憶起那些美好的事物,而 當回想起這些時,我們會會心微笑,當我們記憶起那些不愉快的事物時,我們會想:「啊! 曾經承受如此大 的困難!」這些回憶不斷 在心中盤旋,但無論回憶多少次,這些不斷的回想,祗 會在心中積累,使痛苦加深,形成業力和習氣,而且不斷地加重,使 心受到繫縛,有 些人因為不斷回想那些痛苦的經歷,最後自殺,或者反 過來,將曾經加害過他們這些人或同胞殺死,或背叛自己的國家,這都是因為回想過去那些經 歷所導致。

佛陀曾作開示, 回憶檢視 過去的事物,是一大過患,我們可以 用一些例子來說 明,在中國的歷史上,日本曾經對中國進行侵略戰爭, 做成極大的傷害,現在有很多 人,每當回憶起 這段戰爭,心中仍然充滿怨恨,但對於佛陀來說,這種 做法實在是心的惑亂,如果我們去檢察一下現在的境況,就會發現,所有挑起侵略戰爭的那些 人物,都已經相 繼逝去,從戰爭發生到現在,數代時間已經過去,我們 怨恨的對象人物,亦不再存在,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捨棄對過去的憶念。另外一個例子是, 我們對一條曾經 帶走很多人生命的洶湧河流生起怨恨,是沒有任何意義 的,如果我們回想起,這條河流數年前,曾經奪去我父親的性命,或使我所擁有的財物受到很 大的損失,所以 對這條河流生起怨恨,這些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 河水是不斷流動,不斷改變,那奪去父親性命、做成我們財物損失的河流,已經不在了,如此 憶念過去的痛苦 經歷,實在沒有意義,同樣地,過去的愉悅快樂經歷, 都是因為善業果報成熟的原故,當明白喜樂的本質,我們就不應該對它生起執著,相對地,過 去在下三惡道苦 受的經歷,同樣亦已經過去,也不應該對它生起執著, 所以對過去的喜樂或苦受,生起任何的執著,都是心的惑亂。當我們明白,憶念過去經歷這種 做法的過患,就 可以幫助我們捨棄憶念,當這些念頭生起時,不會跟隨 這些念頭轉,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需要捨棄憶 念過去, 同樣地亦應該捨棄為未來作計劃和思 考,過去的已經 過去了,憶念它是沒有意義的,而未來將要發生的事 情,尚未來臨,所以思考未來,同 樣地沒有意義, 當然我們為未來要完成的工作,需要作某種規劃,但是 我們一定要明白,這些計劃能否完成,都是在於我們的業力果報。我們會談到未來龐大的計 劃,例如一個國 家的規劃,或者是較小的計劃,例如一個家庭或個人的 計劃,但無論是甚麼樣的計劃,它們能否如願完成,完全都是視乎業力福報的關係,我們是沒 有太大的能力去 控制這些計劃的成敗,明白這些道理後,為未來作太多 的計劃和思考,實在是沒有太多的利益,倒不如將它們擱置在一旁。

所以我們應該精 進地作禪 定的修持,當任何的念頭生起時,對 它們不要作任何 的檢測分析,如此我們就會發覺,這些念頭自然地消 逝,而當它們消失後,我們就可以 安住於心的本性 中。所以「止」的禪修,第一階段是「有念」,第二階 段是「尋伺」,當超越這兩個階段,我們就可以達致「無念」和「無尋伺」的境界,在這樣心 自在的基礎上, 我們就會體驗到第三階段「喜」和第四階段「樂」,這 是當修持達致某種穩定的狀態時,在沒有太多的妄念下,心得到安住,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修 持有一些成效, 所以就會感覺到喜悅,同樣地,當直接感受到心無念的 狀態,我們就能夠一嘗心本然自性的味道,這是「樂」的體驗,而我們對這些「喜」和「樂」 的感受,會有生 起貪執的傾向。

如果對這些 「喜」和 「樂」的感受,生起貪執時,我們就需要 覺察到這些貪執 的生起,對自己說:「啊! 我體驗到這些感 受了,但是就算這些感受沒有生起,對於我來說,也沒有問題。」當我們具有這種態度,心的明覺性就會增加,而「喜」和「樂」的感受,亦會消 失,這時我們就 從「喜」和「樂」的感受中,得到解脫自在,如是的修持,心的自然本性的體驗,亦會增加。

當我們覺察到有 「喜」和 「樂」感受生起,亦認知到心中對這 些感受生起貪執 的時候,有些人會認為,「喜」和「樂」感受的生起, 是一種修行的過患,但這樣的想 法也是不應該 的,其實過患是在於貪執的本身,所以不應該嘗試去捨棄 這些「喜」和「樂」的感受,反而我們祗需要覺察到貪執的生起,將這些貪執解脫,就可以 了,重點是一方 面我們要從欲望和希冀中解脫,而另一方面,因為會懼 怕和懷疑這些「喜」和「樂」的感受不會生起,所以我們亦要從這些懼怕和懷疑中解脫,如是 我們可以到達一 個境界,無論這些感受有沒有生起,對於我們來說都是 一樣,我們都不會受其影響,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開始體驗到「苦」和「樂」的「一味」, 這正是禪修得到 穩定的徵兆,而這些都是由於修持「止」定的成效,所 以密勒日巴祖師說:「當修持再沒有「苦」和「樂」的分別,這才是真正的禪定體驗。」

如是的修持,我 們會達到 安住於平等性的境界,雖然如此,我 們心中仍然會生 起執著,佛子行三十七頌(第 二十九頌)中亦有提到「遠 離無色界四處()」,關於 這 四種定,仁波切不會作詳細的解說,但會給予我們簡單的介紹,第一種是當我們觀照自心本性時,得到心有如廣大無垠的虛空一樣的體驗,因此我們會生起--- 心如虛空,這種 概念的執著,這是「四無色定」的第一種定 ---「空無邊處 定」,當我們的修持,能夠從這些執著中得到解脫,了悟自心與一切眾生的心的本質,都是空性,這時我們會生起對這種 體驗的另一種執著,這是 「四無色定」的 第二種定---「識無邊處 定」,第三種是於禪修中,感受到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存在 的,一種虛無感覺的體驗,雖然我們不能說現象界是真實的存 在,但是這些感 受,會導致把一切現象視為虛無的一種執著,這時我們 就墮入了「四無色定」的第三種定--- 「無所有處 定」,這是感覺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存在的一種定,另一些時候,我們會感受到一種體驗,就是輪迴和涅槃都是「不存在」的,但同時亦是「非不存 在」,當我們觀 照自心本性時,就可能有這種感受生起,繼而對這種感受生起執著,所以這種「不存在」亦是「非不存在」的感受, 就是「四無色定」的第四種定- - -「非想非非想處 定」。

雖然我們可以很 詳細地解 說「止」定禪修的各個階段,以及於 修持中會出現的 相關過患,但從實修的角度來看,實在沒有必要一一去 作詳細的研究,修行者祗需要對 修持中生起的任 何體驗,不產生任何執著,安住於心的自然本性中,就 已經足夠,這樣我們在修持中,就可以免於發生任何的錯誤,另一方面,當在修持中有一些體 驗,如果我們執 著其為真實的感受,無論這是甚麼樣的體驗,執著本身 就會障礙我們自心。例如禪修時,當我們有心如虛空,這樣的體驗時,如果對這種感受生起執 著,不斷將這種 感受概念化,而這些在我們心中積累的概念,就會成為 修行的過患,進而變成禪修錯誤的習慣,為了免於這種錯誤,我們應該將心安住於無念的狀態 中,容許任何念 頭的生起,但是讓它們自然解脫消逝,在這樣的基礎 上,這就是真正的禪修,如果我們生起任何的執著,這樣的執著,就會使我們的心受到遮障,薩 嘉班智達說過: 「當有執著,就沒有正見」,所以禪修中,當有心如虛 空般的感受生起時,如果執著這些感覺為實有,或者執著這些感覺為非實有,這些執著本身就 會遮障自心,好 像如果我們將清水以外的其他液體,傾注入清水中,清 水就會受到污染,同理,執著之於自心,亦是一樣。

如果我們閱覽關 於禪修的 經典論說,實在有太多可以作解說, 但是從實際修行 和體驗的角度而言,實在沒有必要作太詳細的研究,因 為通過禪修的直接體驗,我們就 會明白這些經論 所說的道理,如果修持到達某些階段,我們仍然不能明 白這些道理,這時就需要向根本上師或密勒日巴祖師作祈請,通過祂們的加持,超越概念的了 悟,就會從我們 心中生起,這是一種容易修持的方法,而且免於錯誤和 障礙。密勒日巴祖師曾經說過:「我們不應該將現象世界的根切斷,而是應該切斷心的根。」 意思是說,如果 我們對現象世界尋根究底,我們的懷疑和猶豫不決祗會 增加,但是如果我們對自心尋根究底,我們才可以將它的根切斷,然後就會真正體驗到傳承的 加持,亦會生起 心性真正的體驗,對此我們是不應該有任何的懷疑。

雖然仁波切沒有 機會研讀 很多經論,亦沒有如大學者般的佛學 知識,他本身卻 有一些修行的體驗和我們分享,仁波切對自己的根本上 師有著極大的信心和虔敬心,同 樣仁波切的根本 上師對仁波切有極大的愛和慈悲,因此仁波切對上師的 加持,心中充滿喜悅,毫無懷疑,所以仁波切能夠明白了悟,那個名為佛的東西就是自心這個 道理,雖然上師 以如是的外相顯現,但是他的心就是佛,當仁波切思憶 上師,實際上他是將上師的心帶進自己的心中,而當下仁波切是沒有任何的懷疑,而在這樣的 思憶和虔敬心的 基礎上,無論仁波切的上師具有任何的品德,這些都會 在仁波切的心中植根,因為本質上仁波切的心和他上師的心都是一樣,所以仁波切有信心,能 夠真正得到上師 的加持。

(4/6)

昨天我們談到 「止」定禪 修,一般來說我們的修持,無論是大 手印、大圓滿或 是二諦的修持,都是以心為基礎的修持,如果將這些修 持歸納起來,祇有一個重點,這 就是心的清淨修 法。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白一點,心的本質就是佛,這好 像是一塊外表普通的石頭,我們首先要知道它本身就是一塊寶石,祗是它尚未被切割和打磨, 經過切割和打 磨,它本來的光輝就會顯現。


當接受大手印或 大圓滿修 持的開示,開始時我們會先接受 「止」和「觀」 禪修的教法,關於「止」定禪修方面,通過認知了悟念 頭不能獨立存在的無實本質的道理, 當念頭在我們心 中生起,亦會自然解脫,這時我們就能夠直接地觀照自 心,如果我們前生曾經作過這方面,或者其他菩薩行的修持,我們今生就有可能在接受開示的 當下,明白這些 「止」和「觀」禪修的教法,通過這樣的認知了悟,我 們對生起念頭無執著,就會得到心如虛空的體驗,如此的修持方法,當我們向內,以自心觀照 自心,念頭就會 自然解脫,它們消融返回自心,這樣心就能任運自然地 得到安住,當這樣的修法達致嫻熟,通過解脫生起的念頭,一個接著另外一個,我們就會在驚 鴻一瞥間,看見 自心本性,這就是我們所指的「觀」的禪修方法。  
 
昨天我們談到 「止」定的 禪修方法,我們應該明白,從無始以 來直至現在,我 們在輪迴中,不斷跟隨心中生起的念頭和煩惱而轉,在 這樣的基礎上,作種種業,導致 我們在六道輪迴 中不斷流轉,但是如果通過禪定的修持,我們以自心直 接觀照自心
的本來真實自 性,我們的念頭得到降伏解脫,我們就不會再跟 隨這些生起的念 頭而轉,將專注力向內返觀,以自心觀照自心的本性。 當初修時,我們會發現,那觀者 與被觀者,好像 是兩樣獨立不同的個體,同樣地當心保持在覺察的狀 態,我們能夠清楚知道--「念 頭正在心中生起」或者「沒有任何念頭正在心中生起」,這時我 們會發現,這個 保持覺察的心與那些生起的念頭,好像是兩樣不同的個 體,在這樣的情形下,對於初修者來說,我們就需要,將專注力向內返觀,以自心直接觀照自 心的本性。

當我們以自心直 接觀照自 心的本性,有一些人會有某種想法, 因為他們看到外 面的現象世界,而正是這個心觀察到這些外在的現象, 所以他們認為心是住於外面,另 外一些人,因為 他們所經歷到的痛苦和其他感受,都是內在的感受,所 以他們認為心是住於身體之內,但是實際上,我們應該明白,心是不會受到外和內這些二元概 念所限制,心不 全然住於外,亦不全然住於內,心有如虛空一樣,周遍 一切,所以不會祗住於一個地方,它有如大海一樣,這一點一定要明白。

我們會談到「無 作意(無 造作)(無整)」心的本性,這是甚 麼呢?當念頭從 心中生起,如果沒有對這些生起的念頭有任何執著,沒 有跟隨它們而轉,我們就不會受 到它們所影響, 這就是「無作意」心的狀態,相反地如果跟隨這些生起 的念頭而轉,我們對一個念頭作出檢視分析,這樣從這個念頭開始,就生起了另外一個念頭, 然後又另外一個 念頭,這樣好像一串唸珠一樣,念頭不斷,這就是「作 意」心的狀態。

「無作意」心的 本性有如 虛空,仁波切所作的開示,是根據吉 天頌恭祖師所造 的名為「無作意心如虛空」的法本上所說,這裡吉天頌 恭祖師,將心比作虛空,而在廣 大無垠的虛空 中,一切輪迴和涅槃的現象世界,都在內顯現,縱然如 此,虛空對這些顯現的現象世界,沒有作出任何影響,虛空本身不會對現象世界,作出任何的檢 視分析,同樣 地,當覺心所覺察到的現象世界,心不需要對它們,作出 任何影響或檢視分析,亦不需要對它們,生起任何的執著,認為它們是真實的或者是非真實 的,如果心中沒 有任何的執著,任由這些現象世界自然生起,但是在我 們自心方面,仍然可以保持沒有任何的作意思維。

法本中對「無作 意」心, 這個單一的名相,用了四個範例來說 明,第一個就是 剛才所說的「如虛空」,第二個是「如大海」,第三個 是「如水晶」,第四個是「如花 朵」,這四個例 子,都指向同一個意思,就是「無作意」時心的狀態, 所以當觀照心的本性時,我們應該對這些例子的意義,作出檢視分析,下午會有一節禪修的練 習,那時以這四 個例子的意義為中心,以自心觀照自心本性時,我們就 會明白它們的意義。

關於第二個例子 「如大 海」,我們應該明白大海中,有清淨的 水,不清淨的 水,有各種的海洋生物,亦有各種的船隻,因為大海本身 沒有任何的執著,所以亦不會對 大海中的各式各 樣的東西,做成任何的傷害,所以密勒日巴尊者曾經忠 告祂的一個弟子,以「心的本性如大海」的意義,去作禪修。關於第三個例子「如水晶」,在 一塊清澈的水晶 中,一切外在的現象世界,都會如實地得到反映,它好 像是我們的眼睛一樣,一切的現象,都會清楚地得到反映,縱然這些現象都在水晶中反映顯 現,但是水晶本 身沒有任何的執著,它不會有念頭生起,認為某些現象 是好,某些現象是壞,所以在同一個例子中,就包含了「大圓鏡智」和「平等性智」的意義, 這是說水晶好比 鏡子一樣,一切外在的現象世界,都如實地得到反映, 同時在「平等性智」中,雖然這些現象如是的顯現,但是因為沒有對美好的生起貪欲,亦不會 對不美好的產生 厭惡,所以就不會生起任何的執著。

關於第四個例子 「如花 朵」,可以有很多解釋,但依據蓮花生 大士及其他的大 師,主要的解說是,「花朵」從污泥中生長,但是它完 全不受其污染,這個例子是指出 如何不受貪欲執 著的污染,第二個例子是關於身體本身,身體有如污 泥,而心就有如從污泥中生長出來的「花朵」,通過身體的五根(感官),接觸外境,而 生起各 種感受,有喜, 有樂,亦有痛苦,所以通過比如污泥的身體,我們生起各種感受,而比如清淨「花朵」的心本身,不一定會受到這些 貪欲執著的污染。

當我們作自心本 性的禪修 時,關於第四個例子「如花朵」的意 義,我們應該要 明白,身體是幻,一切輪迴的現象世界亦是虛幻,這些 道理昨天已經作出簡單的解說, 而心中所生起的 煩惱,與一切所積累的業障,亦都是虛幻,所以日常生 活中,對接觸五種外境--色、 聲等等而生起的各種感受,初時我們會生起貪執和瞋恚等煩 惱,但當明白了 悟這些貪執和瞋恚煩惱的虛幻本質,在沒有任何貪執的 同時,我們就可以嘗試享用這五種感官上的受用。當我們談到見、修、行,這樣無執地享用感 官上的受用,就 是屬於「行」方面的範疇,這就是我們應該要明白, 「如花朵」這個例子的意義,「花朵」從污泥中生長出來,身體就如污泥,而對外境無執清淨本 性的心,就如 「花朵」本身。

法本上說:「盡 量熟習這 個,如虛空、如大海、如水晶、如花 朵般,無礙,赤 裸裸,清明,無念,無散亂,無作意心的本性。」對比 這三個形容詞 --無礙、赤裸裸和 清明,就是後三個例子--大 海、水晶和花 朵,所以當我們以自心觀照自心,心如大海般無礙,因 為雖然大海裏有著各種魚類、動物和其他的物 體,它們住於大 海中,但是不會對大海做成任何的障礙,同樣地,雖然 現象從心中顯現,但心的本質是空性,所以不會受到生起念頭的障礙,第二個形容詞- -赤裸裸,是對比 水晶的例子,這是說,雖 然念頭從心中生起,它們不會對心做成任何遮蓋障礙,心的本性有如一個沒有穿衣服的人,或者是削了外皮的水果,就好 像水晶一樣,外 在的物體被清楚地顯現出來,但是水晶本身,它的本質就是赤裸裸和清明,如果我們想他人將說話直接地說出來,西 藏有一種說法--「說赤裸 裸的 話」,所以第二 個形容詞--赤裸裸,是對 比 於水晶的例子,第三個形容詞--清明,是對比於 花朵的例子,實際上這是有關「新鮮」的意思,當觀照 自心本性時, 過去的念頭已經 停止生起,未來的念頭未曾生起,而當下住於這樣的見 地中,我們得見自心空的本性,而這個本性是清明的,心住於這個「新鮮」的狀態,就有如一 朵美麗芬香正在 盛放的鮮花,完全沒有瑕疵,所以我們要思維這三個例 子,如大海、如水晶、如花朵,和對比於這些例子的形容詞-無礙、赤裸裸和 清明,然後以這 個 心去檢視這個心,親身去體驗,是否如此,這樣做,如果有問題出現,我們亦自會找到答案。

關於自心本性的 禪修,心 「如花朵」的根本意義是,當能夠明 白這個「見」, 我們就需要將它與「修」和「行」融合,這就是說,我 們要將修行與日常生活融合,這 和大手印及大圓 滿的教法相互吻合,但是這樣的修法是比較困難的,我 們與五外境的相互接觸,會生起各種慾念,我們會有一種想法,就是我們需要捨棄那些使我們 生起慾念的事 物,但是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在普賢王如來祈請文【普賢 王如來祈禱能顯自然智根本願文】中有提及,我們不應捨棄那些使我們生起慾念的外境,而是 檢視這些令我們 生起貪執的事物,明白了悟心中這些貪執的本質就是空 性、無自性,如果能夠如是的觀修貪執念頭本質就是空性,我們就不需要捨棄享用這些妙欲的 物品,這樣的享 用,是完全適當的,而真正要捨棄的,反而是我們心中 這些執著,所以我們應該時常讀誦「普賢王如來祈請文」,因為祈請文中,包含了大手印、大 圓滿和止觀禪定 的精要教授,祈請文中有道--「不捨外來貪欲 境,不取內生貪著根」。

(5/6)

問: 『現象(法)的 本質是甚麼?在一個「無作意」心的狀態下,這些現象會不會停止出現?』
答: 『現象(法)這 個名詞,藏文是「 cho」, 但是亦有幾 個相同發音但意義不一樣的字,關於「現象或法」,我 們應該明白,一切輪迴和涅槃這些現象世界,都是從心的本性,這個佛性中化現生起, 這些現象(法) 分成兩類,一類是一般的世間現象-世間法,另一類 是殊勝的佛法,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培養珍貴的菩提心, 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們就有可能証悟到一 切「法」,包括 世間法和殊勝的佛法,都是唯心所造,當我們安住於一 個「無作意」心的狀態下,這些一切的現象絕對是會停止顯現,這樣情況的出現,是通過明白 了悟一切「現象 或法」是無實性、無自性的存在這個真理,而不會對這 些「法」生起任何執著,所以「 cho」可以是「法」 這個名詞,但「 cho」也可以是另外 的同音字,有一個同 音字的詞義意思是「變異」,另外一個意思是「作意」或「有為」,我們可以檢視一些被創造出來的東西,例如陶瓷製 品,創造它們的 概念,都是首先從心中生起,再用雙手製造完成,所以如果我們想解釋這三個同音名相--「法」、「變 異」和「有為」的意義,我們就需要用一個 自然,無作意, 明覺的心,去尋找答案。  

裡有一重點要作 出解釋,一切輪迴的現象世界都是由這個「有作意」的心所創造,所以我們需要去明白,「有作意」和「無作意」心 的分別,例如有人將一條假蛇置 於草叢中,而我 們發現它並視其為真實的蛇,當下心中就生起了恐懼, 心就轉變成一個恐懼的狀態,這就是一種心的作意,如果我們明白,這蛇是不真實的顯現,這 時心就可以安住 於無作意的狀態,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輪迴一切的現 象,都是如夢境般虛幻,當我們有這樣的了悟,心就不會被這些現象所動搖,就能夠住於「無作 意」的狀態,在 這樣的基礎下,我們的心就可以得到自在,得到力量。

當談到殊勝的佛 法和一般 的世間法,我們應該明白,它們是包 含了世俗諦和勝 義諦,而特別是世俗諦的意義,世俗諦的意義就是因果 業報的道理,我們應該明白,善 業和惡業,同樣 都是心的作意,例如我們生起去利益他人的想法,雖然 這是善業,但這仍然是心的作意,相反地,當我執生起,在專注於滿足自我欲望的基礎下,我 們作種種惡業, 成為苦受的因,同樣地,這都是心的作意,在這樣的基 礎下,就會受生輪迴中,關於殊勝的佛法方面,一切我執都會引發煩惱的生起,而因應六種主 要的煩惱,就會 受生六道輪迴中的其中一道,因此我們就不斷在輪迴中 流轉,這道理就是殊勝佛法的教法,所以我們應該明白,世間法與殊勝佛法的分別,如果我們 能夠真正了悟世 俗諦因果業報的運作,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們就能夠積 聚功德資量,進而可以達致証悟超越世俗現象的勝義諦真義。』

問:『當有見性 的體驗, 是否亦意味著概念性分別心的存在? 例如在「觀」的 禪修時,我們得到心如虛空的體驗,這是否亦是一種心 的概念?』
答:『當禪修 時,如果我們能夠有瞥見自心本性的體驗,這樣 的瞥見不是心的 概念,但是當有這樣的體驗時,我們想「啊!這就是心 的本性!」這就是心的概念,又 例如我們想: 「啊!這是大手印!」這同樣都是概念,對於初修者來 說,這種執著的生起是很自然的,亦不會做成太大的傷害,重要的是,我們要覺知這些執著的生 起,去解脫它, 當這樣的體驗生起時,如果心能夠安住無執,這就是心 安住於無作意的狀態,因為在分別心生起的狀態下,是沒有可能體驗到自心的本性,這樣的自 心本性的體驗, 我們名為不二的智慧,對於初修者來說,這個能觀的心 和被觀的,是被視為兩樣不同的事物,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們有分別心執著的習氣,修習 越多,能見與所 見二者,就會越來越融合為一體。

當超越分別心的 執著,得 見心的本性,同一時間內,我們體驗 到明覺與空性, 關於明覺方面,這是心認知有念頭生起或沒有念頭生起 的功能,對生起了的念頭了了分 明,但是如果有 人問:「你體驗到的是怎麼樣的明覺?」我們找不到甚 麼可作解說,這正是心的空性本質,所以當我們觀照心的本性時,就會同時體驗到明覺與空 性。

當禪修澈見自心 本性時, 我們應該安住在這樣心的明覺、覺察 性當下,任何念 頭的生起,都被覺察到,通過這樣的覺知,生起了的念 頭,就會如水面上的水泡一樣, 自然消逝,另一 方面,在沒有念頭生起的時候,我們仍然要安住於心的 明覺當中,在這樣的明覺當中,我們就會感受到沒有內與外的分別,這樣的明覺是周遍一切, 同時我們亦會體 驗到明覺的空性本質,所以作禪修時,我們根本不需要 去想,明覺與空性,是否為兩樣不同的東西,因為我們會覺知到我們是否安住於明覺當中,我 們會覺知到我們 是否體驗到心的空性本質,我們亦會覺知到是否有念頭 生起,所以對於這些一切,實在沒有必要去作太多的研究分析,我們祗需要在禪修中,保持心 的覺察性,這樣 禪修的體驗越多,明覺與空性為兩樣不同的東西,這種 想法就會消減,最終修持會達致一個清晰的了悟,明覺與空性,實為一體,但是這樣的了悟, 亦會引致執著兩 者為一體這種概念的起,但是繼續的禪修,會使得這種 執著亦會慢慢減少,最後完全消失。

當執著明覺與空 性為一體 這種概念消失後,這表示這些概念得 到清淨,同樣地 其他所有的念頭亦可以得到清淨,這樣我們就真正能夠 了悟,如密咒道的教法所說一 樣,色、聲、念 等,它們的清淨性的意義,然後它們在本然清淨的本性 中自然生起,所以雖然看見不同的色相(外相),如果我們能夠讓它們自然生起顯現,對這些 色相保持無執 著,這就是清淨見,同樣地對聽到的音聲與一切對五妙欲 (五種能引起五種身體感官欲念的外境)的感受,亦應如此,在心保持覺知的狀態中,我們就 會體驗到這一切 事物,它們本質的空性,這樣的狀態,如果成為習慣 後,這就是佛果。

關於執著,有很 多不同種 類的執著會生起,但主要的執著,是 當我們執著現象 世界為實有時,這就是惑亂的根本,有一種說法是,當 對主體和客體分別的二取執著 心,得到完全的 解脫,這就是「見中之王」,當安住於一個無執著心的 狀態下,這樣念來念去,所有的念頭都會得到解脫,就如波浪從大海中生起,亦消融回大海中 去,同樣地我們 體驗到念頭的生起與消融,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執著本 身就是惑亂。』

問:『通過本尊 瑜伽,是 否可以成就「止」定的禪修?當心緒 紛飛時,坐下來 作禪修是極其困難的,那麼本尊瑜伽或上師瑜伽,可否 幫助我們達致「止」定的狀 態?』
答:『是的,這 是以念止念,如果我們對上師有極大的敬愛, 在虔敬心生起的 當下,我們思憶上師,上師就會自然在我們心中顯現, 通過這樣的顯現,我們的世間念 頭就會停止生 起,同樣地,當我們對本尊有極大的敬愛,例如我們虔誠 地向白度母作祈請,那麼當我們專注於本尊時,所有世間念頭就會停止生起,所以上師瑜伽的 修持是極其重 要,對於初修者來說,以虔敬心憶念上師,就足夠使念頭 停止生起。

關於對上師的憶 念,如果 我們的虔敬心和清淨見的力量夠強 大,我們會開始 視一切上師和靈修導師都是好的,關於視上師為佛方 面,從釋迦牟尼佛到現在,所有佛陀 的心續傳承都保 持著連續無間斷,而所有佛陀的心與眾生的心之間有一 種連繫,這種連繫就是佛性,就好像繩子將唸珠連串起來一樣,如果我們的二取分別見強烈, 佛陀與眾生會被 視為有很大分別,這樣要體証佛陀的功德果位,會非常 困難,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心中,對佛陀與菩薩之間,有清晰的界定,同樣地,這都是由於我 們的二取分別見 所引致,但是從勝義諦究竟層次方面看,這樣的分別 見,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於勝義諦的角度看,上師就是佛,上師的心是空性與慈悲的不二雙 運,如果我們不 能夠在勝義諦的角度上,將上師就是佛這種認知,作為 我們的習慣,那麼最低限度,我們要在世俗諦的角度上,視上師為菩薩,這些一切都適用於所 有的上師和靈修 導師,我們一定要培養這種清淨見,將他們都視為佛 陀,而最低限度亦要視為菩薩,這樣在明白了悟佛陀的心與眾生的心的連續無間斷性,我們應該 繼續修習這種清 淨見。』

問:『仁波切說 過出定下 座後,仍然要保持住心的覺察性,而 將禪修的體驗, 帶到日常生活中去,但是在如此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如 何能知道,這種覺察性已經忘失 掉,又如何能重 新找回這種覺察性?』
答:『對於初修 者來說,在每天的生活中,心的覺察性,都會 有很多次被忘失 掉,當受持皈依戒後,我們有很多戒律要守持,同樣地 密乘有三昧耶戒,受持菩薩戒 後,亦有戒律要 守持,例如護持眾生,將道路上的昆蟲小心移走等,這 些守持戒律的訓練,目的就是增長我們心的覺察性、警覺性,關於這方面,仁波切的上師堪布 天津桑波曾經說 過:「教法上提到,當有經幡在空中飄揚,踏足於它們 的影子上,是不可以接受的。」堪布所言的重點,就是要保持心的覺察性,但是有些時候,是 不可能避免踏足 在影子上,這時在心的覺察狀態下,我們可以觀想將經 幡和影子,升高到天空中,然後從下面走過,當然就算是踏足在影子上,也不會對它們做成任 何傷害,這樣的 修持方法,重點是在於培養日常生活中,心的覺察性, 這亦是我們積聚功德資糧的基礎,這正是在我們進食前,將食物先作供養的原因,又或者是將 道路上的昆蟲移 走,都是相同的道理,同樣當我們出外旅遊時,有一種 說法是,五佛部的所有佛,都是住於十方空中,所以如果前往東方,我們就應該向住於東方的 金剛薩埵作祈 請,如果前往南方,我們就應該向寶生佛作祈請,如此守 持各種戒律,從別解脫戒、菩薩戒、以至於密乘的戒律,目的都是訓練我們,每天時常都能夠 保持著心的覺察 狀態,在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嗡阿吽」 與出入息一起修持的金剛誦。

關於「嗡阿吽」 金剛誦的 修持,這是將心與氣融合的修持方 法,如果不實行 這樣的修持,心與氣很自然就會分開,所以這樣將兩者 融合的修持,是非常重要,如果在 日常生活中,無 論在何處、作何事、日與夜,我們都能夠專注地,作一 或兩個星期的金剛誦修持,我們會發現,很快便可以熟習這些修持,將這修持成為在日常生活 中,培養心的覺 察性的修持基礎。

我們談及修行道 上,福德 和智慧兩種資糧,世界上每一個人所 享有的財富或名 譽,都是因應他們所具有的福德資糧多少而定,關於福 德資糧的根本因素,是兩面性 的,第一個因素 是心的覺性,第二個因素是慈悲,每一次當我們修持心 的覺性時,都會生起智慧,而智慧正是成就佛果的因,每一次當我們修持慈悲心時,我們是在 積聚慈悲,所以 這兩樣,慈悲與覺心,是不可分的,這是說,每一次當 我們生起覺心的同時,亦應該具足慈悲,每一次當我們生起慈悲心時,亦應該同時具備覺察的 心,如是將慈悲 與覺心融合一起作修持,是我們成就短暫和究竟快樂的 因素。』

問:『「止」定 的進階禪 修,是否與我們所說的,經續大手印 相同?經續大手 印和密續大手印有甚麼關係呢?』
答:『基本上來 說,它們是一樣的,仁波切的上師堪布門色仁 波切曾經教導 過,大手印與大圓滿的教法,有很多不同的字,亦有很多 不同的修法等等,但是從勝義諦 的角度,或是修 行體驗的角度而言,它們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止」 定禪修的方法正確,這會成為證悟大手印見的基礎,但是有些人會對某種修法有特別的喜好, 他們會說:「我 想修持大手印」等等,這樣的 分別心就遮障了我們的見地,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到很多 法教上,對不同次第的修持,都有作 解說,而在自心 本性的修持上,不同傳承,不同教派,亦各自有不同的 修持模式和方法,但從自心本性的真實體驗的角度來說,心祗有一個,這些之間亦沒有太大的 分別,而從清淨 自心角度來說,對各種法教上或佛學上,作深入的研 究,亦是沒有太大的利益,我們祗需要簡單地、無執地去作修持,不要想:「噢!我是一個偉大 的修行者,他不 是,我們的傳承是殊勝的,他們的不是。」相反地,我 們應該對所有不同的傳承,生起平等心,將它們都視為好的傳承,這樣做法會為我們帶來極大 的利益,所以昨 天亦有提到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我們不應該將現 象世界的根切斷,而是應該切斷心的根。」』

(6/6)

們下午解答了不 少問題,對於這類型關於心性的教法,對一般人來說,是比較困難去明白的,接受這些自心本性教法時,有些人會立 刻便明白,而且能夠得到直接親 身的體驗,但是 亦有一些人,仍然未能明白教法的意義,或者未能得到 任何的體驗,對於這兩種人來說,都需要作出實際的禪定修持,所以為了他們的利益,仁波切 對實際的禪定修 持方法,作出如下精簡的解說。  

於明白教法的人 來說,他們有安住於自心本性的體驗,亦有對心「不定(變異)」性的實際體驗,當他們接受這樣的教法時,由於自 身曾經有過的體驗,就可以分別 指出這些教法, 當聽聞教法,他們就會想到:「噢!原來就是這樣!這 個相!」如果得到對心「不定」性的體驗,他們就可以培養無執著心當下的自在,所以當正面 的禪修體驗生起 時,不應有執著,相反地,當障礙或負面的禪修體驗生 起時,亦不應有厭惡的心態,如是的修持,我們就會避免墮入,一方面「希冀」,而另一方面 「懷疑」,這兩 種極端。

當作禪定的修持 時,正面 和負面的禪修體驗都會生起,如果不 能夠平衡這兩方 面的體驗,要去明白了悟解脫和惑亂的分別,就會很困 難,例如當這些正面和負面的體 驗生起時,我們 會傾向於,執著這些體驗為實有,這就是惑亂,另一方 面當我們談及「解脫」,實際上,這是指對心中生起的任何念頭,都不生起執著,這好像小偷 潛入屋子裏偷竊 時,竟然發覺屋子裏空空如也,這是說,當念頭生起 時,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將念頭解脫,它們就會變得沒有力量,如果它們得到完全解脫,就再沒有 其他念頭跟隨著 生起了。

當我們提及 「觀」的禪 修,這是指當我們有直接了悟念頭的無 實性、無自性的 體驗,這些生起的念頭,就不會遮障自心,這樣心就可 以安住於明覺的狀態,另一方 面,如果我們不 能解脫這些生起的念頭,真正具力量的觀修,就不可能 出現,佛子行三十七頌裏,第二十九頌說:「已知具寂之勝觀,能盡摧滅諸煩惱,遠離無色界 四處,修禪定是 佛子行。」【在具備「定」的狀態下,作「勝觀」的禪 修,可以摧滅一切煩惱,明白了悟這道理,修持超越「四無色界處定」等過患的禪定,這就是 佛子行。】這樣 我們會生起各種念頭和煩惱,但是不執著其為實有,它 們就會自然解脫,所以我們能否作「觀」的禪修,分界線就在於我們能否降伏心中生起的念 頭。

對於一些修持了 一段很長時間的行者來說,有時候他們會感覺 到心力交瘁,他 們會想:「我修持了那麼多年,但是心中的煩惱仍然不 斷生起,與修法前的情況相比, 實在沒有分 別。」實際上,煩惱和念頭,是會繼續不斷從心中生起,不 論是修行者與非修行者,在心中念頭生起這方面,是沒有太大的分別,而分別就在於,修行者 以覺知的心,能 夠覺察到念頭的生起,當我們不離覺知的心,所有生起 的念頭,都會在生起的當下,自然解脫,這樣做我們就不會積聚業障。

有一些對教法有 一點點認 識的人,他們有時候會急於得到修行 的成果和體驗, 但是要得到這些禪修的成果,是要依靠個人長時間修行 的努力,我們可以看看密勒日巴 尊者的生平故事 作為例子,尊者為達到修行的目的,長時間精進地作禪 定的修行,當他從根師馬爾巴那裡接受了修行的指示,就很認真地作禪定的修行,為了防止心 的散亂,他甚至 於將油燈放在頭上,使自己不會打瞌睡和昏沈,要達致 修行的成果,這樣的精進努力,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榜樣,而不是整天想著,自己如何可以 很快便得到成 就。

關於念頭與煩惱 的解脫方 面,我們應該明白,這是一個漸進的 過程,例如我們 一天有十個念頭生起,最理想當然是全部都可以解脫 掉,但是在最初的階段,我們祗可 以解脫掉數個, 我們應該每晚都對一天曾作過的一切,作一個檢討: 「噢!今天我能夠解脫掉三個念頭!」然後希望明天做得更好,可以解脫四個,對於今天成功解 脫了數個念頭與 煩惱,應該感到歡欣舞,發願希望未來做得更好,仁波 切自己在這方面,有一些經驗,特別是當困難和障礙來臨的時候,我們應當如是去觀修,解脫 生起的念頭。

所以對於自心本 性的修 持,我們不應感到心疲憂懼,亦不應該 心灰意冷地想: 「我實在一點兒也不明白!」念頭是會自然而然從心中 生起,有那一個有修為的修行人 會完全沒有念頭 生起呢?無論有多少念頭生起,我們亦不應該感到受挫 敗,心灰意冷,如果我們能夠一天內解脫掉十個或者十五個念頭,我們就應該感到歡欣鼓舞, 自己有這樣的能 力,同樣地,如果我們能夠在無念的狀態下,得到瞥見 自心本性的體驗,我們就可以一整天,在無間斷的覺察心的狀態下,將「止」和「觀」融合在 一起來作修持, 在瞥見自心本性短暫時間的當下,我們應該如是保持安 住在心的明覺中,能保持多久就多久,如是者長年累月精進不斷的修持,就會慢慢成為習慣, 但是我們仍然不 應該有立刻成就那種希冀,當我們想:「我實在一點兒 也不明白!」生起這念頭的那個,不就是自己那個心嗎!這裡祗有一個心,所以當提及本然清 淨的心,又或者 是惑亂的心,我們應該明白,都是這唯一的一個心。所 以不應該有立刻成就那種希冀,反而應該明白,修行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積累,就好像我們種花 一樣,先撒播種 子,我們不可能希望,立刻就開花結果,因為種子需要 時間發芽,生根,生長結花苞,最後才開花結果,同一道理,禪定修持亦是需要時間去栽培, 為了使修持得到 有力的支援,我們應該不斷地向上師作祈請,這樣我們 的禪定修持,就可以得到穩定。

對初修者來說, 認知自心 本性的體驗,不會很多,所以不能得 到直接的了悟, 但是自心本性,是可以透過像這樣的法會開示,介紹給 我們,我們說心是明覺與空性的 不二雙運,所以 雖然是明覺,但亦是空性,雖然是空性,但亦是明覺, 關於這方面的論釋,吉天頌恭祖師說:「自心本性的任運自然狀態,不可詮釋,不可言說,但 這樣明耀、連續 不斷、清澈、真實、赤裸裸、活生生覺察心的本性,是 可被澈見,但尚未被澈見,是可被體驗,但尚未被體驗,一樣我們擁有確切的信心,但無從解 --心的本性。」我 們亦說心的本性,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詮,「智慧心 要」中亦有提及,它是圓滿的正覺,祗有直觀自心,我們才可以真正的明白了悟到心的本 性,如果有人問 到它是甚麼,我們不能用語言去解說,對這樣的體驗, 亦不能給予它一個適當的名相,同樣地,它是不可思議,它是自然生起,就像虛空的本性一 樣,但是我們不 能通過一般的概念去理解它,所以當對自心本性有直接 的體驗,自己了了分明,但是無法用言語去給他人作解說,所以佛陀的教導說,它是不可思 議,不可言詮, 唯一可以認知它的方法,是通過禪定修持的直接體驗, 所以如果我們聽聞這些教法,而於未來的時間,當我們作禪定修持,得到一些體驗,這時我們 就會記憶起,那 些曾經聽聞過的,這些教法的意義,所以通過親身直接 的體驗,才可以明白了悟。

再扼要重述,心 的本性, 是不能用文字、言語去詮釋,亦不能 通過概念去明白 了悟,祗能通過禪定修持中的直接體驗去認知它,我們 可以嘗試去給自心本性作解說, 說它是一切輪迴 與涅槃之源,也可以對其他方面作解說,但是我們是不 可能,用言語去解說甚麼是心,心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詮,就算是佛陀本身,以祂們無限的智 慧,亦不可能找 到適當的文字和語言,去解說甚麼是心的本性,但是通 過禪定修持,我們是可以自己親身去體驗它的意義。

關於心的本性, 婆羅門沙 羅哈曾經說過幾句話:「如果對上師 的言教,全心全 意地信受奉行,毫無疑問証悟的體驗一定會生起。」這 些開示是具有極大的加持力,所 以我們需要以虔 敬的心,依循上師的教導,如實修持,在這樣的基礎 上,毫無疑問,
証悟的體驗一定 會生起,而這種証悟,就是自心當下正在安住 的,自心本性的 體驗,開示繼續說:「因其無色無相,所以不能用文字 或例子,去對它如實地作出形 容。」所以心的 本性,是不具有任何顏色,肉眼所不能見,亦不能用文 字解說它的意義,就算是佛陀也不能,如果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佛陀在證悟後, 選擇安住於禪定 的狀態,思維所見的實相,心的本性,是寂靜、明覺, 不能用言詞作詮釋令他人明白了悟。所以心的本性,是不可言詮,開示繼續說:「尊者,用一 個比較粗糙的例 子來形容,它就好比一個沒法形容,年輕少女的心。」

關於心的本性, 蓮花生大 士曾經對佛母依喜措嘉,作過極具加 持力的開示,心 的任運自然狀態,是明覺與空性的雙運,而對於甚麼是 明覺,蓮師用三種明覺作為解 釋,第一種是 「無所依本自明覺」,【翻譯注釋:藏文中「明覺」與 「明耀」兩詞,是非常相近。】用一盞明燈作為例子,它可以照亮外物,但是對於內心的明覺, 是沒有主體和客 體分別的不二本性,心的本性是空性,而所有被心照亮 的,它們的本性也是空性,這樣主客的分別便消失了,因此亦沒有被照亮的客體,而心的明覺 性,祇可以通過 禪定修持去直接體驗,這就是第一種明覺。

第二種是「俱生 明覺或本 初明覺」這種明覺不是突然間化現出 來,例如如果我 們將燈點亮,它就照亮周圍的空間,但是心的本性不是 這樣的,它是從無始以來,就跟 隨著我們,而從 無始以來,它是從不會受到遮障,所以同樣地,現在它 也不會受到
遮障,未來亦不 會受到遮障,所以三種明覺中的第二種是「俱 生明覺或本初明 覺」。

第三種是「自然 明覺或本 然明覺」,這一種明覺不是被創造出 來的,它是無 因,無緣,無所緣,所以這三種明覺,實際上是指向同一 點,那就是心的明覺性,而關於 這樣的明覺,我 們可以自己作出檢視,自己的心是否在明覺的狀態,從 自己的親身體驗,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心是否安住於明覺中,又或者是心的明覺暫時受到念頭 和煩惱所遮障, 所以雖然列舉的明覺有三種,但是它們都是指向同一 點,那就是心的明覺性。

同樣地,蓮師亦 解釋了四 種「樂」,第一種是「自諧樂」,沒 有不協調、衝突 的「樂」,當安住於自心本性的空性中,就是沒有任何 的衝突,這種免於不協調的自 在,就是「樂」 的感受,龍樹菩薩說過,空性的莊嚴,就是它的無可衝 突性,在心的空性中,是沒有可被作為衝突的基礎,這是第一種「樂」 --「自諧樂」。第 二種是「無相樂」,因 它是免於因「有相」而導致生起苦受,意思是說,當我們對一種現象,給予它一個名相,我們就會因這個名相生起執著, 如果某人給我們 某種名稱,我們對這個名稱,會生起貪執或者瞋恨,例如他人說我們是魔鬼,立刻我們就會感到很忿怒,如果他說: 「噢!你真是好人!」我們就會 感到很高興,這 樣的執著,本質就是苦受,所以第二種是「無相樂」, 是免於因「有相」而生起苦受的「樂」。

第三種是「不二 樂」,因 為它是免於因二執取所引致的苦受, 當我們直觀自心 本性,能見與所見,融為一體,心如是在當下安住,這 就是不二的智慧,當不能夠澈見 心的本性,我們 就會感受到痛苦,所以蓮師指出,這就是二執取的苦 受,一般來說,我們會將所見的一切,二分為你與我、輪迴與涅槃等等,但是從勝義諦的角度 看,這些一切的 二元分別,都會歸於不二的智慧,所以在勝義諦的見地 中,我們就可以明白了悟,你與我、輪迴與涅槃等等,它們的一如性,這就是「不二樂」。第 四種是「無所緣 樂」,因它的生起,是不依因,亦不依緣,我們說一切 因緣和合的世間現象,都是無常的,但是心不是因緣和合的現象,所以它是不受因緣和合所引 起的苦受所影 響,無所緣心的本性,就是「金剛總持」,它是「不變異 樂」或「大樂」。

今天晚上,仁波 切通過言 詞上的解說,為我們介紹了心的本 性,但事實上, 心的本性祗可以通過實際的修持體驗,才可以明白了 悟,一般來說,認知心的本性,是比 較容易做到的 事,而困難的,反而是如何去堅持精進修持,仁波切自己 在這方面,亦有一些經驗,仁波切還小的時侯,就有認知心的本性的體驗,他曾經遇到很多上 師,從他們那裡 接受口訣的開示和加持,但是仁波切心中仍然有很多疑 問,而事實上這些疑問,在很多年的時間裏,都成為仁波切修行的障礙,縱然如此,通過對上 師虔敬心的力 量,這些疑問都一一被消除,如果我們以虔敬心,向密勒 日巴祖師祈請,我們就會得到加持,所有懷疑、猶豫,都會完全消除,這樣我們就可以了悟證 知自心的本性, 而繼續修持,就會使這些證悟得到穩定。開示到此圓滿 結束。



【完】
 


logo